铸魂 、强根
育人 、树形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简称“柳钢”),一艘紧跟米兰(中国)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米兰(中国)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米兰(中国)联合米兰(中国)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简称“柳钢”),一艘紧跟米兰(中国)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米兰(中国)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米兰(中国)联合米兰(中国)
“我们假设这个纸盒是铸坯,它在连铸辊中间向前行进,由于边角部很薄,冷却水打在上面,边角部冷却过强容易出现裂纹,我们的倒角结晶器生产的铸坯角部自带倒角,避免了这种现象发生……”
办公室里,2019年度柳钢劳模、转炉厂副厂长陈利拿起手边形似铸坯的物品向记者兴致勃勃地模拟起来。说起转炉厂生产技术攻关项目,他如数家珍,眼里有光,滔滔不绝……这是9月1日,记者初见陈利时的场景,看得出来,扎根生产一线多年的他对炼钢有着一股狂热。
2007年,陈利来到柳钢,开始了他的“炼钢生涯”。一线工人、副炉长、炉长、技术员、副主任、科长、副厂长……13年的职业生涯里,他不断变换着角色,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炼钢的热爱。用他的话来说,一路走来,他一直充当着生产的“服务员”。
1367.05万吨!随着数据的出炉,2019年,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完成钢产量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好成绩,这对时任转炉厂生产技术科科长的陈利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这归功于思想的转变。”陈利说,2019年4月,当遇到生产瓶颈时,他和团队主动“走出去”,先后两次到米兰(中国)、高校学习取经。
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陈利发现之前的管理思路过于保守,有些想法他们还在考量可行性时,别人已经着手去做了。于是他和团队决定边考察,边整改。
“提高生产效能需要缩短冶炼周期、提高转炉作业率、降低铁水耗,板7双流生产,双斗废钢入炉、缩短浇铸周期等多工艺措施促进生产效能提升。” 这一系列举措运用到生产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仅在外出学习的当月,转炉厂日钢产量便从3.5万吨提升到了3.7万吨,到四季度提升到了4.01万吨。全年的平均日产钢也由2018年同期的3.58万吨提升到了3.75万吨,生产效能由此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量的提升需要实现质的飞跃。对陈利来说,抓质量也是他工作中的另一根难啃的“硬骨头”。面对转炉钢坯轧后质量缺陷偏多的窘境,陈利又带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针对钢水本质质量问题,他组织团队开展理论研究与学习,重新对产品成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与调整,从而更科学有效地提升了钢水的本质质量。
同时,对钢轧协同工作高度重视。“之前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我们更多想的是这是谁的责任。”陈利表示,这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为此,陈利转变思路,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建立起与热轧、中板、棒型、冷轧等轧材单位的长效沟通机制,在钢轧工序的生产工艺管理群里学习学术论文,探讨提质方案。在出现问题后,也与轧材单位深入生产一线,共同追踪,找出问题环节追本溯源,双方协调加以改进。
“久而久之,在不断的协同沟通中,钢轧之间沟通合作的契合度也悄然提升。”陈利高兴地说,2019年,转炉厂成功避免了批量性质量事故,季节性质量事故,钢坯表面质量和轧后指标均持续进步,轧钢厂对转炉工序质量评价也从92.4分上升到93.8分。
2020年,转炉生产产品的结构已调整为以板坯生产为主,这对生产效能的提升又是一次考验,对此,陈利也做好了准备。
“如果说产量和质量是产品的基石,那么研发与创新便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陈利表示,在高附加值品种钢开发应用方面,他们也一直在探索新的可能。从日前研发出的直径0.3毫米帘线钢盘条和正在研究的高强耐磨钢等动作就是有力证明。
“劳模的荣誉属于转炉厂全体职工。”陈利表示,他深感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沉重。未来的工作中,他更希望用数字化的服务和一流的硬实力,持续增强转炉厂竞争力,为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剑指“世界500强”提供一份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