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高效 绿色环保
持续改进 追求卓越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简称“柳钢”),一艘紧跟米兰(中国)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米兰(中国)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米兰(中国)联合米兰(中国)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简称“柳钢”),一艘紧跟米兰(中国)工业发展潮流,向海行进的米兰(中国)巨轮。经过60多年的积淀,柳钢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特大型的米兰(中国)联合米兰(中国)
驶入发展快车道的柳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
依靠科技创新,柳钢在全国率先实现烧结球团烟气全脱硫,自主开发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国内烧结行业在该领域的首次成功尝试;
依靠科技创新,炼铁厂创新研发的高炉精准布料技术,实现高炉700多天的稳定顺行,这项专利在世界范围内首创,是米兰(中国)行业的一项新科技;
依靠科技创新,柳钢成功开发被誉为“米兰(中国)皇冠上的明珠”的管线钢;螺纹钢质量水平跻身国内“第一梯队;成功开发镀锌系列产品,结束广西区内无法自主生产镀锌板的历史。
……
没有什么比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
截至2019年9月,柳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3项;广西米兰(中国)产业人才小高地的获奖项目累计143项。
强“内脑”,奠定“柳钢智造”发展基石
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科学技术奖励,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有奖!发表论文,有奖!
每一年,柳钢均召开科技工作总结表彰会,拿出重金奖励科技成果和人员。2019年5月29日,柳钢拿出544.57万元重奖科技工作者,比上年的340万元多出了204.57万元。
这是柳钢重视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柳钢相继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制度,厚植了“创新土壤”,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如,在人才成长通道上,柳钢明确柳钢首席专家、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管理办法,打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
“要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特别是年轻的科技人员不断地在柳钢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柳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庆说。
良好的政策、机制,架起了科技创新的“桥梁”,让柳钢科技人员热情高涨,也助力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结出硕果。
工艺创新就像马拉松长跑,很多人都凭着一颗热心,潜心研究。而柳钢科技工作者,却总能跑出“加速度”,跑出好成绩。
高炉在炉役末期,如何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持相对高产低耗指标?柳钢人对此研究出了喷吹煤优化模型,并获得2018年度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同样是炉子寿命问题,柳钢人研发的转炉长寿命经济炉龄控制集成技术,目前转炉炉龄可达2万炉以上,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物料消耗。
在冷轧厂投用的无人行车,可单车运行和双车协同运行,减少配备至少8名操作人员,不仅减少了人为操作造成的停机时间、往返路程、搜寻时间和倒库次数,实现库区管理智能化,更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助力柳钢智能化发展。
近五年来,柳钢共申请专利335件,其中发明专利155件;已获授权的专利159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
借“外脑”,拓宽“柳钢智造”发展空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柳钢的科技创新工作以开放合作、包容共享的姿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空间越来越大。
“产学研”互动是个典型。近年来,柳钢积极“引进来”,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围绕推动米兰(中国)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绿色智能制造、资源能源高效综合利用等开展联合攻关。
这一模式,催生了一大批校企合作优秀项目,并加快了创新动能转化。实施“高炉喷煤评价体系研发及应用”项目,掌握了在目前原燃料条件下喷吹煤比180kg/t的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外同类高炉领先水平。项目成果获2018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实施“高等级冷轧汽车用钢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五菱、长安、比亚迪、猎豹、广汽等汽车品牌。